这些关于坐月子的神秘谣言,你中招了吗

2019-04-04 09:09:59

在整个怀孕的过程中,女性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不仅仅是肚子变大了,全身各个系统都产生了变化。所以,在分娩结束后,也绝不是马上就可以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的,而是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时间。这段时间,医学上称为产褥期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月子期”。

由此可见,月子确实需要坐。但是传统的坐月子,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内容。甚至有传言,不好好遵从这些规矩就会落下“月子病”。对于这些传统以及月子病的说法,完全属于谣言陋习,应该被丢进垃圾桶。如果真按这些方法坐月子,产妇得到的不是恢复,而是伤害。一起来粉碎关于坐月子的谣言吧!


谣言1: “坐月子”一定要静卧

月子期里不让产妇下床,甚至大小便都要在床上进行。而产后凝血功能亢进,长期不动,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,如果发生血栓脱落,就会造成栓塞,严重的会危及生命。


谣言2: “捂”月子

几乎每年夏天都有因为“捂”月子而中暑死亡的报道,正是因为所谓捂月子的陋习,才产生了中国特色疾病——月子期中暑。产妇身体较为虚弱,易出汗,若室温过高,人体热量无法排出,易中暑,对产后恢复不利。


谣言3: 月子期间不能洗头洗澡

坐月子期间洗澡,应该是流传最广泛的禁忌之一了。有人说,洗澡容易导致伤口感染,还容易着凉感冒,落下一辈子的病根。但实际上,“坐月子”期间洗头、洗澡其实都是可以的。因为坐月子期间出汗特别多,所以如果不洗的话,产妇会很不舒服的。但是,由于产妇的体质在这个时期比较特殊,虽然可以洗,但是洗完之后还是要赶紧擦干,迅速换上干净、干燥的衣服。此外,产妇也是可以洗头的,但是洗完之后要及时地吹干,否则有可能会引起感冒。


谣言4: 月子期间不能刷牙

怀孕后由于雌孕激素变化,更容易暴露出牙齿本来的问题,如加重牙龈炎。而且月子里进食大量糖类、高蛋白食物,为牙菌斑形成提供条件。所以,刷牙是很有必要的,妈妈们要正常刷牙,勤漱口,有效地保护好自己的牙齿。

 

总结来说,“坐月子”是有科学依据的,它是医学上所说的“产褥期”,因此宝妈们要引起特别注意;但是,传言所说的“捂月子”是不可取的,在“坐月子”期间不洗澡、不洗头甚至不刷牙,也都是没有必要的。此外,产妇们也不要过长时间地卧床休息,要注意保证适度的运动,防止血栓。各位宝妈们,一定要记好了哦!